2案例入选文旅部名单!文化和旅游JN体育,领域改革创新山东这样做
发布时间:2024-09-03 16:51:05点击:
近日,文化和旅游部公布2022—2023年度文化和旅游领域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名单,山东2案例入选。
近年来,东营市利津县确立“以非遗为路径、文旅为业态、研学为产业、传承为核心”的发展思路,启动实施“老街长巷”非遗文化街项目,集成推进非遗文化活态传承保护,让昔日名不见经传的“旧街巷”摇身变为游客争相打卡的“网红地”。2022年,核心区南岭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、首批全国非遗旅游村寨、山东省文化生态名村、山东省文化体验廊道重点村等荣誉称号。自开集以来,累计接纳游客154.63万余人次。
项目根植原生土壤,立足当地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,突出“老村、老人、老手艺” ,组建“非遗红盟会”,开展“非遗项目溯源行动”,涵盖地区民俗、手工技艺、戏曲游艺等各大类别,为非遗文化活态传承保护打下基础。尊重传统风貌,改造提升非遗老街。着力打造“三个街区”,即山东手造非遗文化街区、黄河书院国学文化街区、文峰思贤历史文化街区。坚持不搞大拆大建,注重还原本村、本乡、本土风貌,延续保留原有街巷肌理、空间格局、传统院落,以“微改造、精提升”为主,对沿街闲置民房、院落进行美化提升与功能性改造,赋予文化传承、风貌再现、沉浸体验等多种功能。营造主题场景,吸引落户非遗项目。聚力放大“山东手造·非遗工坊”品牌效应,建设非遗戏曲演绎、手工制作、民俗文化展演、乡土风情展示等项目,沿街布局剪纸、草编、酱醋、织布等手工作坊及摊位,打造特色突出、氛围浓厚、体验感强的非遗特色街巷。
依托“老街长巷”,利津县不断创新非遗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方式,注重非遗文化创新转化,丰富活化利用业态,开展多元文化活动,推动非遗文化更好地融入百姓生活,让渐行渐远的老手艺、老技艺与市场深度对接、焕发生机,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非遗保护、传承、发展之路,带动业态“旺起来”。目前,已举办非遗大集130余场次,日均接纳游客5000余人,开展各类非遗文化演出500余场,举办黄河文化研学游78期,累计接待济南、青岛等地中小学生实践体验3万余人。
2022年JN体育,,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、山东省商务厅深化部门协作,整合博物馆和老字号资源,联合实施博物馆与老字号融合发展行动,创新推进文化、旅游和商务融合发展。博物馆深厚的历史文化和老字号的民族品牌力量携手,一批老字号博物馆建成开放,一批老字号文物建筑得到保护,一批老字号品牌影响力得到提升,形成了巨大的文化价值、品牌价值和经济价值,起到了弘扬文化、促进消费、惠及民生的复合作用。山东成为全国首个进行博物馆与老字号多维度、跨领域融合推进文旅商一体化发展的省份。
博物馆是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,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。老字号拥有世代传承的独特产品、精湛技艺和服务理念,承载着中华民族工匠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。本着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、协同并进原则,山东在全国率先推动博物馆与老字号的文旅商融合发展,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、商务厅联合制定出台政策,提供融合发展保障。整合特色资源优势,推动老字号博物馆建设。目前,全省建成开放老字号博物馆65家,类型涉及医药保健、酒水饮料、粮油食品、酒店餐饮、调味酿造、纺织服饰、轻工工艺、农林畜牧等领域,共有各类藏品2.4万余件。挖掘历史文化价值,赋能老字号品牌发展。文旅商共建,带领老字号融入现代生活。以“馆中馆”形式在博物馆联合打造“山东老字号暨非遗文化体验馆”,体验馆建成后开展以文化展示、技艺传习、手工体验等为内容的齐鲁文化传播及“山东手造”新业态。
博物馆与老字号融合发展行动,以文塑旅、以旅兴产、以产彰文,推进文旅商融合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。讲好中国故事,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;赓续红色基因,谱写时代新篇。多元供给,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。以文彰旅,擦亮“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”品牌。焕发老字号活力,助力民族工业振兴。凝聚文旅商力量,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。文旅商融合,促消费、扩内需。2022年,65家老字号博物馆企业营收比2021年增长48亿元,同比增长6.8%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潘崇敏开展“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”活动: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,助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
美媒:副总统候选人沃尔兹车队遇车祸但本人未受伤,拜登和哈里斯致电问候